October 4, 2011
全球太陽能成本之戰白熱化 UL:產品通過耐久可靠認證才能掌握長期競爭成本
2011年10月4日,台北訊 —2011 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將於10月5日正式開跑,面對全球太陽能市場進入削價戰,國際知名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的領導機構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提出成本概念思維,說明如何運用產品安全認證,創造技術優勢,掌握降低長期持有成本的關鍵技術:「可靠度與耐久性」,引領台灣製造商邁向太陽光電市場的長遠發展。 近期,由於受到歐債、美債風波等影響,全球太陽能市場面臨零成長及跌價的局面。根據EnergyTrend調查指出,全球太陽能產業已展開低毛利的價格戰,全球太陽能廠將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壓力,未來只有具掌握高良率技術、成本控制能力雙重優勢的廠商才能夠存活。在成本控制的考量下,確保產品的可靠度及耐久性,是為成本控制的重要課題。 尤其太陽能產品使用年限至少需20年,又多安裝於戶外,需要面對長時間陽光曝曬、風吹、雨淋等各種氣候變化,甚至需要因應風災、火災等自然或人為災害的考驗,而在太陽能產品中,轉化效率的差別、效率衰減過快、熱斑效應以及背板受損等都是元件常見問題。UL全球能源暨燃料系統協理Evelyn M. Butler表示,「太陽能產品必須以嚴峻的模擬方式,實地進行防火測試、老化測試等,確認產品元件能夠長期承受戶外惡劣的使用環境,具備安全可靠耐久的特性,才能降低日後災害發生的機率。」 優質的太陽能產品,必須通過產品可靠度及耐久性的考驗,否則將可能造成重大的公安意外,對於產品信譽造成傷害。全球太陽能產業成本競逐激烈,廠商應首重「長期持有成本」的思考觀念, Evelyn M. Butler亦提出專業觀點,「建議業者取得太陽能產品安全認證,保障產品品質。產品安全技術取得專業認證後,短期內雖支付檢測費用,但長遠來看,不但能夠幫助銷售成長,檢測的費用也隨著時間增長與產品銷量提升而減少,讓太陽能廠商能夠降低成本,並取得競爭優勢。」 全球安全認證領航者UL長期致力於太陽能光電市場的觀察、安全標準發展及檢測科學的研發,提供整套太陽能光電系統的完整安全測試認證服務,涵蓋全球領域的IEC CB體系國際認證、北美UL認證、泛歐EN標準認證、加州CEC測試等,協助廠商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台灣,UL 並已協助國內機構包括電信技術中心與成大防火安全研究中心打造在地化的太陽能模組測試實驗室,台灣廠商可就近執行太陽能模組的電氣與防火測試,有助於加速台灣廠商快速將產品推進全球市場。 2011 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會期間 (10 月 5-7 日) ,UL將設置即時交流展位 (攤位號碼:2522),並於 10 月 6 日上午舉辦「2011 UL 太陽光電前瞻研討會」,分析國際太陽光電法規以及各國補助方案,提供第一手全球市場脈動。同時,亦將說明太陽光電產品品質可靠度與耐久性能的關鍵性技術思維與致勝要訣,帶領台灣廠商探索太陽能產業的出線關鍵。
September 10, 2011
美國境外第一座UL認可太陽光電模組防火測試實驗室落成 成大太陽光電模組耐火試驗實驗室開幕 台灣光電產業大躍進
2011年9月20日,台北訊 —國際知名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的領導機構UL(Underwrites Laboratories)帶領台灣光電產業邁向新里程碑,美國境外第一座、也是全球第二座通過UL認證的太陽光電模組防火測試實驗室 — 成功大學防火安全研究中心「太陽光電模組耐火試驗實驗室」於今日舉辦開幕儀式,宣示未來台灣太陽能模組將能在國內直接進行防火檢測,有效加速光電產品的驗證時程,使台灣光電產業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 隨著太陽能光電技術日趨成熟,加上綠能意識興起,太陽能產品已漸漸廣泛運用在建築周邊產品上,為確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產品延續性,通過產品測試驗證以降低火災意外的可能性,已成為製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過去光電模組產品如果要通過美國國家認可且也是IEC採用的太陽能防火標準UL 790中的防火測試,必須送到國外的防火實驗室檢測,歷經長途運輸及跨國檢測的冗長過程,不僅費時且運送成本昂貴,此外,廠商也無法親眼看見產品測試後成功或失敗的結果,只能透過書面報告來了解。 現在全球第二座通過UL認證的太陽光電模組防火測試實驗室落腳於成功大學。UL與成功大學防火研究中心合作打造太陽光電模組耐火試驗實驗室,從初期廠房規劃、測試設備設計與建置,都由UL美國總部指派專任工程師進行指導與評估,期間防火中心的人員也必須到UL美國總部進行技術培訓。在實驗室評鑑階段,更與UL美國總部實驗室進行各種模組設計與測試方法的比對測試。現在太陽能模組產品送至成功大學防火實驗室檢測,平均一個樣品只需要半天即可測試完畢一個項目,同時也能讓廠商即時確認檢測成果,加速修正及研發的時間,對於台灣甚至是亞洲地區的太陽能製造業者將是一大福音。 由於太陽能板通常裝置於戶外、屋頂上,舉凡住家私宅、百貨公司、企業大樓等公共場所,因此防火性能對於建築物尤其重要。UL台灣總經理湯家德表示:「UL與成功大學防火研究中心合作淵源前後歷時兩年半之久,克服了火源難以控制的防火實驗技術門檻。成功大學太陽光電模組防火實驗室除須具備掌握精密測試的能力,並要保障測試過程中的安全性,且實驗室本身整棟建築物都需要通過嚴密的檢驗,才能通過UL的認可。」 成大實驗室的落成,不僅突顯高規格的檢測標準對光電產業的重要性,也讓台灣在太陽光電測試版圖上更加完整,能百分百執行規範的電氣安全測試與防火安全測試。未來台灣也將開始承接對岸、鄰近國家的業務,奠立台灣於全球光電市場的重要地位, UL也將持續與本地產官學界合作,攜手將台灣的光電產業推向國際。
August 1, 2011
墨西哥CoC將持續生效
墨西哥高等法院於2011年6月29日宣佈決定不會中止於去年開放申請的另一種進墨西哥認證途徑 – 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 (CoC)。 UL的客戶可以繼續申請較簡化的CoC使其產品證明符合相關標準而進貨至墨西哥,只要持有有效的UL認證,UL墨西哥將依據UL檔案來核發墨西哥海關認可的CoC。
August 1, 2011
墨西哥新能耗法將於2011年9月11日起強制實行
墨西哥政府於2010年9月10日宣布新的墨西哥能耗法將於2011年9月11日起強制實行,總計列管電子電氣,家用電器及燈具共186項產品,如下表。 所有於墨西哥境內販售之列管產品需在產品上清楚標示出能耗,除此之外,屆時製造商、進口商須向PROFECO (聯邦消費者保護協會) 以及 CONUEE (墨西哥國家節能委員會)提交相關文件並申請註冊。 能耗的標籤須為西班牙文,依產品特性標示一般使用時的能耗、待機時的能耗,或每一能耗單位的產出量。
July 14, 2011
台灣手機普及率120% 安全取決於鋰電池 UL發表鋰電池安全白皮書 嚴格把關消費者安全
2011年7月14日,台北訊 -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手機普及率因而節節攀升,其安全問題益受重視。全球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領域的領導者UL日前發表鋰電池的安全議題白皮書,針對應用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如手機的鋰電池進行安全研究,並指出多數電子產品的安全關鍵就在於鋰電池,其又特別與電池的內部短路有關。UL成功開發出突破性的測試方法 -「鈍針擠壓內短路測試」,能更真實地模擬電池局部性內短路時發熱的狀態,在非穿透電池殼體的情況下控制電路內短路程度,大幅提升鋰電池安全測試的正確性,為消費者嚴格把關手機的安全。 台灣手機密集度高 手機用戶共2,784萬 = 2,784萬個潛藏危機?! 據統計,目前台灣的手機用戶有2,784萬戶,普及率高達120%,相當於每個人擁有1.2支手機,擁有手機的人口密度堪稱全球之最。而近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預估未來行動上網用戶數可望從80萬大幅增加至120萬戶,現代人對於手機的依賴將有增無減。 在人們高度仰賴手機通訊後,卻頻傳手機爆炸、自燃傷人,甚至導致死亡的事件,其中最常被質疑的,就是鋰電池的安全性。根據Energy Trend報告指出,目前手機與筆電的電池主流為鋰電池,鋰電池出貨量隨消費性產品逐年成長,手機及筆電的鋰電池更於2010年分別突破30億顆及25億顆大關。消費者接觸鋰電池的機會大增,以台灣每人擁有1.2支手機的巨量,若手機鋰電池未獲得安全檢測,等於高達2,784萬的手機用戶暴露在高度危機之下! UL努力創造安全無虞的手機使用環境 檢測技術貼近使用實況 揪出鋰電池關鍵問題 根據UL分析,內部短路為鋰電池安全測試中發現最為棘手的問題。造成的原因包含內容物雜質滲入、產品材料老化、電池設計不良到外在環境條件如高溫、震動、掉落,擠壓、過度充電等。雖然內短路發生機率不高,但嚴重性卻居電池意外之首。國際標準發展組織皆投入相關研究,期望藉由內短路測試方法的開發與改良,更準確評估電池的耐受力。UL成功研發的「鈍針擠壓內短路測試」,即改良傳統「穿刺測試」無法精確模擬局部性內短路的缺點,能在不刺穿電池的情況下準確量測並控制電路內短路程度。 UL的創新測試方法可在不穿透電池外殼的情況下進行,利用鋼材質鈍針工具在電池中心以0.1mm/s慢速壓刺,同時偵測電池開路電壓和溫度的變化,讓測試符合實際使用情形。同時,藉由儀器全自動化操作控制表層短路的範圍,使測試結果不受人為因素干擾,提高再現性,有助於建立標準化安全測試程序。UL未來還將進一步透過「材料分析」與「失效模式分析」的技術改良實驗方法,持續提升鋰電池測試的精確度。 UL台灣總經理湯家德表示:「UL長期致力於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與保護,具備領先業界的完善電池認證系統。UL台灣不僅是全球第一家通過IEC審核,可執行充電電池的CB測試實驗室(CBTL)。UL台灣更設有標準及測試研發中心,持續進行鋰電池的研究並發展出新的鋰電池內短路鈍針擠壓測試方法,有助於更精確、有效地評估電池的安全性,未來也可望納入相關國際安全標準中。」 當消費者享受手機便利性的同時,也使得認證組織所扮演的安全把關角色更加不可或缺。UL投入電池驗證領域逾30年,針對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拓展研究領域,發展新的測試方法以提高產品安全性,「鈍針擠壓內短路測試」為鋰電池驗證技術劃時代的里程碑。 關於更多鋰電池安全議題,歡迎至 UL 網站下載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議題白皮書: www.uluniversity.com/thoughtleadership (英文版且須註冊登入)。
July 13, 2011
UL 台灣《IEC 60384-14 固定式電容器 CB 轉證服務》正式啟動,歐規、美規與全球認證一次到位
為滿足全球設於亞太區電容產業製造商零時差的服務需求,建置於 UL 台灣的「UL 60384-14 全球認證中心」已於今年 5 月以零稽核缺失正式獲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EE) 的審核認可,成為可執行固定式電容器 (Fix Capacitor IEC 60384-14) 產品類別 (CAP) 的 CB 測試實驗室 (CBTL) 。而 UL Demko (丹麥) 也同時成為 CAP 的 CB 證書簽發單位 (NCB)。 UL 台灣目前是 UL全球唯一擁有此項資格的分支機構,能正式為爭取電容產品 CB 證書以拓展全球市場的廠商,提供相應的測試服務,並證明廠商符合最新的 IEC 電容安全規範。 全球認證一次到位服務 UL 台灣的 CB 檢測尚能結合固有的北美市場 UL 標誌測試認證服務。有歐美行銷需求的廠商將能夠透過 UL 的一站式服務,精簡兩套認證體系的工作流程,減少所需的測試樣品與免除重覆的測試項目,進而節省整體的認證成本與時間,獲益於單次作業多重認證的便利性。整體而言,UL 台灣可提供的現行服務項目如下: 一站採購全球認證 ─ 客戶所提出的新案件申請,可同時涵蓋美國 UL、加拿大 C-UL 與全球適用的 CB 認證。UL 主責電容認證的工程師在進行產品結構的測試評估時,會依據客戶的個別要求,同步將相應的標準系統納入產品的審核要件。一旦… read more
June 30, 2011
UL幫助建築產品符合LEED新試行評估項目方案
新LEED規定提高了對建築產品和材料性能表現及透明度的要求 2011年6月30日,美國伊利諾州諾斯布魯克 – 全球產品安全測試和認證領域的領導者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日前宣佈,其旗下綠色環保驗證事業 (UL Environment) 的服務將幫助建築類產品符合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 新近發佈的試行評估項目 ─ Pilot Credit 43的規定。LEED等同於近十年來綠建築的指標象徵,是由美國綠建築協會 (USGBC) 制定的綠建築評估準則,其認證採積分審核制度,廣為世界各國接受採用。UL與LEED的合作意味著通過UL綠色環保驗證的建築產品將能獲得LEED認證中額外的創新加分。 新發佈的評估項目方案將先試行並為正式納入LEED評估體系做準備。其規定獲得LEED認證的建築產品,在生命週期、成份以及其他環保屬性方面都必須具備極高的性能表現且更加公開透明。UL綠色環保驗證所提供的環保解決方案,如環境永續產品認證、環境聲明檢定以及環保產品聲明,將可幫助製造商滿足LEED新規的要求。同時,UL與Terrachoice在加拿大的合作計畫EcoLogo,同樣具備上述服務資格。 「目前,市場對於產品性能、透明度、可靠性以及第三方認證的製造商聲明愈加重視,這將帶動建築市場的升級,」UL綠色環保驗證事業部總裁Steve Wenc表示,「UL致力為市場提供清晰可依的標準,我們非常高興能夠成為USGBC制定綠建築高標準的一部分。」 欲達到LEED新試行評估方案的要求,必須至少有10%非結構性建築產品符合以下條件:擁有第三方認證的環保聲明;或通過第三方多屬性的性能標準認證;或附有生命週期評估報告或第三方認證的環境產品聲明。 新試行評估方案裡規定的非結構性建築產品包括石膏板、門、絕緣材料、冷暖系統、熱水儲槽、辦公傢俱和告示系統、密封膠、填縫劑、膠黏劑、地毯、磁磚、地板等在內的12類產品,這些皆可以依據UL綠色環保驗證標準或者EcoLogo可持續性標準進行產品認證。 據USGBC公開的專案資料庫顯示,全世界已有超過3萬件LEED申請案,其中約有7千多件已取得認證。隨環保認證意識高漲,台灣也已有多件LEED 認證案例,取得相應的綠建築/建材認證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UL亦投資了三千多萬美元,在蘇州設立綠色高科技測試運營中心。該測試中心於今年5月破土動工,並遵照LEED®-NC 2009 國際綠色建築認證標準進行建造,預計將可獲得該標準白銀級以上的資格。 UL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周威方表示,「LEED認證具權威性的評估和認證結果,不僅能幫助綠建築在當地市場提高聲譽,取得更好的物業估值,更重要的是它宣導的綠色設計和綠色材料在促進環境保護和公共健康的同時,可以提高建築和建築使用機構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幫助建築師、製造商以及其他產業相關人員瞭解LEED新增的試行評估項目方案要求,UL的培訓機構UL University已經發展了全新的相關網路課程。獲取相關資料及課程註冊資訊,請造訪:http://www.leedproductcredit.com/.
June 16, 2011
UL制訂手機環保新標準 三星Replenish® 全球首獲白金認證
全球產品安全檢測和認證領域的領導者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旗下的綠色環保驗證事業部 (UL Environment) 於日前發佈了全新的環境永續產品標準 – UL ISR 110。這是第一版匯集各方智慧,專門針對行動電話的可持續性而起草的環保標準,也是第一個專門用於評估行動電話對環境造成最低影響的標準。三星 (Sumsung) 新近發佈的Replenish® 手機是全球第一款獲得該標準”白金級別”認證的產品,其已達到新標準所規定的最高環保性能要求。 UL ISR 110主要是透過衡量對環境友善的相關因素來為手機制訂環保標準,這些因素包括環境敏感材料、能源消耗監測、製造與操作流程、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影響、產品性能、包裝以及產品控管…等。此外,在產品的環保和性能設計兩項基本門檻的基礎上,UL會對產品的創新與卓越性能進行評估,並使用標準分級的方法來獎勵環保領先的業者,表現格外突出的產品將會獲得最高級別 -“白金認證”。 UL綠色環保驗證事業部總裁Steve Wenc 表示,「行動電話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許多像三星這樣的領導廠商均致力於減少這類較短產品生命週期的產品所帶來的環境影響。他們透過改進設計和生產流程,來因應環境的挑戰。UL ISR 110的推出,是重要的里程碑,未來將可以提供行動設備製造商一個可信賴且全面的指導方針,進一步設計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環保產品。」 「三星Replenish® 通過UL綠色環保驗證,我們感到非常驕傲,」三星通訊美國總裁Dale Sohn表示,「對三星而言,獲得UL環保認證的高度認可,不僅樹立了產業新標準,也是對我們投入研發環保友善設備的肯定。Replenish® 提供了消費者另一項選擇:一款既環保,又兼具優秀功能與特性的手機。」 今年年初,美國第三大電信業者Sprint宣佈參與UL ISR 110的標準制訂。Sprint亦於日前美國CES大展中,公佈合作夥伴三星生產的Replenish® 手機是第一個公開完成UL綠色環保驗證先驅認證計畫的產品。由此可見,第三方公正單位的環境永續標準與認證,可為環保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提供基礎,讓企業和消費者更容易辨別真正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UL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周威方強調,「隨著電子產品的使用增多,人們對於這類產品是否健康,環保,低能耗所投入的關注亦日益增多,這些因素將不斷加劇手機製造的競爭格局,環境友善也將成為手機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除了宣佈全新的ISR標準,UL還發佈了「行動電話使用材料的生命週期」的白皮書,白皮書對行動電話製造中所使用的化學元素與工程材料做了詳盡的闡述,將可幫助消費者和企業更加瞭解所處的環境是如何受到影響。白皮書中還特別強調了行動電話回收再利用的很多寶貴資源,包括貴重金屬物。下載完整白皮書:http://www.scribd.com/doc/55381227/The-Life-Cycle-of-Materials-in-Mobile-Phones 關於UL綠色環保驗證 UL綠色環保驗證透過標準制定、培訓服務以及獨立第三方評估與認證,以支援全球市場中的可持續產品、服務以及機構的增長與發展。UL綠色環保驗證提供的環保解決方案包括環境聲明檢定、環境永續產品認證、企業永續發展指導、環保產品聲明以及諮詢服務。有關UL綠色環保驗證服務,請瀏覽: www.ulenvironment.com
May 6, 2011
UL發出全球首張新版醫療設備電氣暨機械安全證書予鈺緯科技
UL日前發出全球第一張最新版本的醫療設備電氣暨機械安全國際調和標準 – UL60601-1/IEC60601-1/EN60601-1認證予鈺緯科技 (DIVA LABORATORIES,LTD),通過此認證代表其醫療用液晶顯示器產品符合當前最新標準ANSI/AAMI ES 60601-1: 2005, CAN/CSA-C22.2 No. 60601-1:08,IEC 60601‑1: 2005 + CORR. 1 (2006) + CORR. 2 (2007)。 醫療設備電氣暨機械安全的國際調和標準《IEC 60601-1 第三版》於 2005 年發佈後,即陸續為全球各國監管機關及公共衛生組織採用。IEC 60601 -1是目前國際間普遍認可的醫療設備電器安全標準,其不僅規範最基本的安全要素,如電擊、火災、結構等,亦針對各別器材必需具備的特殊安全需求與效能需求,進行嚴苛的測試。 第三版內容除了在標準的結構上有所更動外,其包容的產品範圍更廣,也考量到過去十年來的技術發展,並採用不同的標準開發方式,以更符合現代潮流。其中最具指標性的改變就屬「風險管理」的規定。第三版中第 4.2 條款聲明:「必須履行符合 ISO 14971 規範的風險管理流程。」換句話說,要滿足第三版的規定就必須符合 ISO 14971。此一聲明將流程化的規定融入至測試標準中,因而對製造商帶來極大的影響。</p. 在醫療顯示器領域已深耕15年的鈺緯,擁有成熟的設計研發技術與專業製造團隊,深知除了專業技術之外,安全更是唯一原則。為符合未來趨勢產品的精神,鈺緯透過UL的協助領先業界取得首家通過新版(第三版)醫療安規證書之醫療用液晶顯示器,並將醫療新版最重要的精神”風險管理”徹底納入開發設計、生產製造、上市後的市場回饋的各個環節中。
March 8, 2011
UL聯手ITI細解視聽資通產品之創新標準IEC 62368-1 呼籲製造廠商應提前準備以順利過渡
2011 年 3 月 8 日 — 視聽、資訊及通訊科技設備安全標準IEC 62368-1於去年正式拍版成為國際標準,在新舊標準轉換的過渡之際,全球產品安全檢測和認證領域的領導者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L) 與資通技術產業前瞻思想宣導和推動的國際組織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 (ITI) 日前在中國上海共同舉辦了針對國際新法規IEC 62368-1 的研討會,幫助廠商及時瞭解並積極準備過渡到符合這個以防止潛在危險為基礎的全新國際標準。 IEC 62368-1於2010 年 1 月 10 日正式頒佈成為國際標準。該標準的應用範疇涵蓋了資訊科技產品適用的IEC 60950和視聽設備產品適用的IEC 60065兩項現有的國際安全標準。在這兩項標準的基礎上,還引入了防止潛在危險的安全工程(Hazard-Based Safety Engineering, 簡稱HBSE)的新概念,是安全標準發展的全新重要思維,其強調產品在開發前期就納入”設計安全產品”的工程流程。 「預計從2015年起,北美市場將開始要求產品符合IEC 62368-1的要求。我們擔心廣大供應商可能不瞭解從 IEC 60950-1 和IEC 60065 到 IEC 62368-1的巨大變化,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而影響順利過渡到符合新標準的要求。」 日前ITI全球政策總監 Josh Rosenberg先生於研討會上表示,「因此我們非常高興能和UL一起舉辦此次研討會,為廠商提供IEC 62368這個新標準的概況說明,並重點探討IEC 62368 關鍵技術挑戰,即與防止潛在危險為基礎的安規工程問題。」 視聽、資訊與通訊科技設備的發展日新月異,電子產品的應用已變得越來越廣泛與融合,創新已成為當今高科技產品及產業發展的趨勢。「安全標準的要求不該成為新技術進入市場的阻礙,而應成為創新的推動力量。當新技術被引入新市場時,能早期預見技術演進可能帶來的危險就變得至關重要,」 UL資深專案工程師江志翔先生表示:「IEC 62368-1是技術獨立的標準,不會因為技術的快速革新而頻繁改版;它是一個整合了工程原理、學術研究和市場資料的安全標準。而以防止潛在危險為基礎的思維則可幫助廠商辨別可能的危險,並將安全設計注入到產品研發中。」 對於製造廠商來說,儘早瞭解以防止潛在危險為基礎的安全工程概念,就能更快適用新的標準並從中獲取最大的設計彈性。「UL 長期參與開發IEC 62368-1 標準的各類國家委員會組織,並為IEC… read more